鶴藪白菜作物圖鑑
歷史
市面上幾種鶴藪白菜種子的種植比較
上世紀六十年代,鶴藪村村民鄧觀友先生在種植江門白菜時,發現有數株特別矮小的個體,決定個別留種。經數代培育後,培育出株型理想及穩定的品種,並命名為「鶴藪白」。
此品種曾在七十年代餐飲業界之間風靡一時。因為小巧味美,常受餐廳酒樓喜愛,被視為上乘食材,價錢比其他葉菜貴上一倍,仍供不應求。
但因農業逐漸式微,到八十年代已沒有鶴藪村民種植,鶴藪村的「鶴藪白」種子亦隨後失傳了。
在2012年,漁護署﹑菜聯社﹑綠田園基金及本地育種專家合作進行了「鶴藪白復育計劃」。在市面流通的九種標為「鶴藪白」的種子中,重新選育出附合「鶴藪白」特徵的個體。此品種得到育種鄧先生的家人肯定,再經漁護署及合作伙伴加以繁種後,種子已能供應市場。
作物特徵
全株
小白菜品種,特矮腳,收成時株高約10厘米。
葉柄
色白,肉質,肥厚,狀似匙羹。
葉片
葉緊密,色濃綠,質脆。葉脈白,明顯。葉面皺曲起伏,邊緣波浪狀,有稀疏鋸齒。
花
花直徑約為1.3 – 1.4毫米,具香氣;花萼四枚,綠;花瓣四枚,黃,基部收縮成柄;雄蕊六條。
獨有特徵
植株特矮;葉緊密,濃綠,皺曲。
種植資訊
土壤要求
弱酸性﹑疏水﹑富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
種植資訊
發芽溫度:20 – 30℃
發芽日數:5 – 7 日
播種月份:九月至來年三月
株行距:10 – 20 cm
收成
約40日,株高約10厘米。
狗蝨仔
宜選用上造未曾種植十字花科植物的土地種植。
可預先以高溫殺死泥土中的蟲卵及幼蟲。(可以火﹑生石灰處理泥土或在表面覆上膠布後曝曬)或噴灑斯氏線蟲去殺死幼蟲。
播種後,可設棉網保護幼苗。
蚜蟲
用1:100 苦楝油噴灑蚜蟲聚集的位置。
移除蚜蟲較密集的葉/植株。
小菜蛾或其他蝶/蛾
用1:100 苦楝油噴灑幼蟲。
人手除蟲。
噴灑蘇力菌/白彊菌。
味道與食法
味道與口感
多汁,爽脆,無渣。清甜,有菜香,中心幼嫩部份菜味較濃。較老的葉片可能會帶微微辛辣/苦味。
建議食法
清蒸,白灼,清炒或滾湯。若想品嘗菜的甜味,不宜用太重的調味,亦不宜煮過長時間,過長烹煮會令口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