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林志光先生:从有机耕种论到香港农业发展

入行经历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林志光先生笑言他是不太经意地入行的。于大学修读环境的他发现农业很有趣,尤其是作物的生长,由种子开始、种植到收割,经历一系列工序、过程,又回到最初的起点—种子。因此毕业后他希望选择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然而他慨叹农业这么大的系统,在当时的香港却很少人在讨论,即使他想了解更多,资料却很有限。辗转由暑期农务导师到绿田园全职员工,他才算正式踏入农业。

忆起第一次插秧,他赤脚步入秧田,亲手插秧入田,又伴随农夫牵水牛犁田。过了几天秧苗返青,秧苗立直随风摆动,整个体验给他这个城市人很大又难以形容的触动,让他很想置身于这个环境当中,也奠定了他后来一心从农的基础。

刚开始从业时他曾感自卑,尤其是落田后,知识及技巧未对应大学所读,以往的认知更被颠覆了。但经过数年的学习与沉淀,他开始渐渐掌握工作。回想起来,在绿田园基金和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工作经验累积下,才得以联合其他八个有机农场,共同创办香港有机农业协会(后来改称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下称基金),在行业中推动横向合作与发展。

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与香港农业3.0

身为主席的林先生指当时有机农业发展遇上一定的瓶颈,他们望可藉着同行之间的合作,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在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资助下,基金于1999年正式成立,并协助开垦有机农场,租田给农夫耕种、举办农夫培训等。另外基金也会带农友走访不同经营理念的农场,不但让不同背景的农友聚在一起讨论,还会邀请科学家提供专业意见。及后注册为慈善团体后,筹办项目便成了基金的主要工作,当中包括近年的香港农业3.0项目。

香港农业3.0反映了项目团队自己对本地农业近代发展理解;按项目团队的分析理解,香港农业1.0是指50年代后、80年代前,农业产能较高,蔬菜供应能满足本地约40%需求的时期,这可谓本地菜的黄金年代。期后80年代末,本地菜生产快速萎缩,农夫们抓紧时下的消费者对食物安全和环保的重视,有机耕种开始萌芽发展,这时期称为农业2.0。当行业走到2.0时,冒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但同时行头也变得越来越小,且分成常规和有机两个社群。这时的产业链中,种子、肥料、机械等供应都有新的需求,然而整体配套却一直萎缩,甚至没有本地供应。以前还有生物防治、本地堆肥、禽畜养殖等,现在却买少见少。导致现时农业越来越难做。这些都使他更希望能将不同的持分者重新连结、将产业链重新扣连。因此,他与合作伙伴土地教育基金向渔署提出农业3.0的项目框架,希望探索以打破业界内及产业链间的隔阂为目的的项目,藉着政府资助,去补充现时政策未有覆盖的部分。

分享知识和搭建平台是农业3.0的重点。由于香港农业主要由家庭式农场组成,农场面积普遍在5斗以内,没有足够人力及资源去实践高投入的新技术,所以项目通过农业小区学院模式,积极推广取代高投入的耕种方法,使生产方法知识化,同时收集传统经验,包括如何规划管理农场、保护土壤、提高肥效等。另外项目亦提供机会让常规和有机农户互相交流、互动,让新入行的年青人学习并承传香港农耕的在地经验。

有机耕种

林先生指有机耕种在八十年代末在香港启动,当时的毒菜事件推动了本地环保团体试行有利于改善环境及健康的新生产模式—有机耕种,即是不用农药和化肥、顺应自然、尊重动物等的种植方式。简单地说,其本质可说是回到本地50年代未普及使用化肥农药的传统耕作方式。

绿田园是首个成立的有机农场,后来因应市场需求及政策鼓励,有机农场数量渐增,为了方便管理,渔农署和各方代表举办了研讨会,林先生当时也有参与讨论。他们商讨后决定参考国际间的经验,成立有机认证系统,香港有机认证系统便于2000年代初创立。认证不单可增加消费者信任,亦有助厘清各方责任,如不幸出现食物安全问题,也有标签作识别及追踪。

七十年代国际组织提倡有机耕种,其初衷是希望本地产本地销,不但能照顾小农利益,亦有助环保。有机耕种在香港至今推动了三十多年,发展却与初衷渐行渐远,小农营运的条件更加困难。例如,每年须支付的认证费,即使有政府补助,对他们仍造成一定的负担。林先生认为有否认证是责任问题多于信任问题。因此,基金借着农墟增加大众与小农之间的信任,在农墟中顾客普遍不介意购买的是否认证产品,因为他们相信站在面前的农夫。

有机农墟

2000年,为帮助常规农夫转型有机,政府提供了不同的技术支持,两至三年后,这些转型的农夫已有产品可销售,但因为产量不稳定,所以基金与渔护署及菜联社决定弹性地因应农友每星期的收成而售卖产品。他们创办了第一个有机农墟—太和农墟,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农夫并与之交流,这种新颖的销售模式相当受欢迎。

现时,即使在疫情下,农墟的销情反而有所增长,不但因为港人多了在家煮食,亦因为消费者更安心食用在农墟购买的本地菜。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加上近年更多社会资源推动创业及资助成立社会企业,去帮助不同弱细社群,因此,基金的农业3.0应用程序,支持共同购买模式发展,联系农夫及顾客,建立合作与销售网,整理数据。即使网络共购平台与农墟在某程度上难免存在竞争关系,但各种平台的出现能供市民更多选择,令本地菜市场百花齐放。

香港农业的发展

林先生指出香港的农业是否过了黄金期后渐渐走向下坡,往往不能简单地概述。2000年后发生了韩农反世贸、菜园村收地等事件,农业变成了社会运动的一个议题,加上产业现代化,香港出现了不少新的农业组织及小区农圃。本地农业正处于一个新现象,林先生这样形容现时的布局:「人多了,多样性多,生产总量减少,大农场减少,小农场增加」。

从耕种班中,他留意到耕种文化及入行人士的转变。20年前的学员主要是希望投身全职农夫。10年前多了不少非政府组织、社企过来学习,想透过耕种班理解农户的运作,也有不少退休人士想挑战新方向,甚至租田实践。近年发现多了很多年轻人及学校老师。林先生希望在农户分散、细规模化的新结构下找到切入点,帮助农户提升产能。

林先生已于国内农业发展工作十多年,曾带团到内地考察农场及邀请华南农大的老师为农友做培训和讲座,因此希望将一些技术带回香港,继续传承经验、培育人才、推动合作,为香港农业发展出一分力。他多年来坚持农业,原来有一番见解。「耕种的过程能将人种返落地,让人踏实地去迎接挑战,是个缓冲地,有安心安定的作用。」他说:「哪怕是生产力减少,农业这个产业仍要有位置,因为人需食物维持生命。」

文字:黄锦锵、黄浩恩

(2020年11月访问)

香港有机生活发展基金林志光先生